航管法規
有時在新聞會看到「空中接近」,管制員遭受嚴厲處分…之類的報導。空中接近,廣大的天空要「接到多近」,管制員才會受到處分?有些人在地面看飛機,眼看天上飛機好像要撞在一起,卻幾天內從來沒見報,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 航空世界之所以饒富趣味,就在於他存著著許多的不確定性,不論是來自於維修、旅客、管制本身,或是完全超乎人類力量的天氣變化。可是為了飛安,這個行業卻有多如牛毛的規則必須去遵守。所有的從業人員被鎖定在一條條的規定裡面,以這些規定為基礎,在實際操作時將其轉化成一個個動作和反應,可是這些反應卻不因為繁雜的規定而陷入呆板,從業人員的自我空間仍然如天空一樣廣大。
管制員透過無線電安排每架航機的動態,當然也不會是「隨便說說」而已。尤其台灣管制員的公務員身分,「依法行政」更是重要了。管制員遵守的規章也是非常的繁雜,有些是單純管制本身,有些是管制員和飛行員之間都共通的規則,有些則是單位之間的管制協議,更有地區性的技術命令,由此可知,從管制員嘴裡要發出一句指令,事情必須先讀過多少書,受過多少訓練了。之所以如此,除了確保安全之外,同時也是保護管制員本身。萬一不幸發生了規模大小不等的事件,不論單純的飛行員不滿意報告,或是空中接近,到最嚴重的空難事件,管制員在管制時的指令都會被轉成錄音抄件,一起被送進檢討者的桌上,如同放在顯微鏡下檢驗般,逐字逐句被研究到底合不合規定。你想,哪位管制員膽敢天馬行空胡說八道一番? 下面,我們來看看台灣管制員從大到小,應該遵守哪些法律或規定:
|
|
|
全文(連結至中華民國飛航管制員協會網站)http://www.rocatca.org.tw/chinese/eatppdf.htm |
|
|
|
以上幾個就是台灣的管制員在工作上必須遵循的文件,內容很雜,規定很多,卻不能因此輕忽。管制,雖說個人風格和色彩可以很強烈,卻也不見得那麼隨心所欲,不是嘛?
|